15
浏览
每年的8月25日是我国的“全国残疾预防日”。设立这一日子,是为了提高全社会对残疾预防的意识和重视,通过广泛传播残疾预防相关知识,积极推进残疾预防工作,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2025年8月25日将迎来第九个残疾预防日,今年主题为:“预防伤害致残,共创健康生活”。让我们共同关注健康,科学预防残疾,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在《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中,“伤害致残防控行动”涵盖了多个关键领域,主要包括:加强安全生产与消防安全的监督管理,提升道路交通和运输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儿童伤害和老年人跌倒致残,增强防灾减灾能力,严格监管农产品、食品和药品安全,以及保障饮用水安全、防治空气和噪声污染等。
第九个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重点:
(一)《行动计划》实施成效。广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做好《行动计划》宣传解读,帮助社会公众了解加强残疾预防的重大意义和《行动计划》主要内容、实施成效,为全面完成《行动计划》任务目标,制定、实施新一期残疾预防行动计划营造环境、创造条件。
(二)伤害致残防控法律法规政策。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等伤害致残防控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增强单位、个人依法加强安全生产、交通安全、职业健康保护等的责任意识和能力。
(三)伤害致残防控知识。广泛宣传交通事故、工伤、噪声、儿童伤害、老年跌倒等致残的危害性,宣传普及安全防护、避险、逃生、急救等专业知识,教育引导公众增强安全意识,提升安全防护能力,做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预防残疾,人人有责”。残疾风险贯穿全生命周期,预防工作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安宁,需要政府、社会与每一位公民携手努力。我们应主动学习残疾预防核心知识,增强防护意识。特别是儿童青少年、孕产妇、婴幼儿家长、老年人、高危职业从业者、伤病者及残疾人等重点人群,更要积极识别身边常见的致残风险,掌握实用的预防方法和技能,提升自我保护能力,远离残疾威胁。让我们共同行动,强化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有效控制和减少残疾的发生与发展。
1. 防控出生缺陷,避免发育障碍
1.计划怀孕,避免大龄生育。
2.远离烟酒及有毒有害物。
3.主动进行婚检和孕前检查。
4.均衡饮食,补叶酸碘,控体重。
5.防感染,慎用药(遵医嘱)。
6.定期产检,做好筛查。
7.重视新生儿疾病筛查与访视。
8.定期监测儿童生长发育。
2. 常见伤害致残风险与预防
1.预防儿童坠落与交通事故。
2.防老年跌倒:改善家居安全 + 加强平衡锻炼。
3.遵守交规,安全出行。
4.购买合格产品,正确使用。
5.严守安全生产规程,做好职业防护。
6.掌握应急避险与急救技能。
3. 疾病致残风险与预防指南
1.均衡营养,控油、盐、糖。
2.坚持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3.戒烟限酒,远离二手烟。
4.监测三高(血压、血糖、血脂)。
5.定期体检,早诊早治。
6.讲卫生,打疫苗,防传染。
7.护心理,善求助。
8.保护视力与听力。
9.爱护环境,就是爱护健康
4. 康复服务与支持
1.尽早康复,减残避残。
2.树立信心,坚持规范治疗。
3.正确使用辅助器具,提升生活品质。
4.主动融入社会。
5.家属全面参与。
6.平等尊重与接纳。
7.爱护设施,提供便利
1.加强残疾预防,建设健康中国
2.不断增强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
3.重视残疾预防,关爱生命健康
4.预防残疾,从我做起
5.预防残疾,远离伤害
6.预防伤害致残,共创健康生活
7.使用婴幼儿安全座椅,远离交通事故伤害
8.遵守安全生产规程,做好职业防护
9.营造安全家居环境,预防老年跌倒
在全国第九个残疾预防日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携手同心,牢固树立“预防伤害致残,共创健康生活”的理念。从此刻做起,从自身做起,关爱个人与家庭健康,主动学习并传播残疾预防知识,以切实行动践行健康生活方式,齐心协力为建设健康中国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