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郑州西区中医院开诊六周年庆典
医院概况
新闻中心
科室导航
中医特色
教学科研
党建专栏
专家坐诊表

胃肠检查:不是“遭罪”,是给消化系统做“体检”

2025-09-18 15:04 6 浏览
提起胃肠检查,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怕疼”“尴尬”,但它其实是揪出胃炎、胃溃疡、早癌等问题的关键手段。尤其40岁后、有胃肠病家族史,或长期反酸、便血的人群,早检查才是真省心。以下3类常见检查,帮你分清怎么选、怎么做。
 
1. 胃镜:看胃里的“高清放大镜”
 
胃镜是通过一根带摄像头的细管(直径约1厘米),从口腔进入食管、胃、十二指肠,直接观察黏膜是否有炎症、溃疡、息肉甚至癌变,还能当场取组织做病理分析(确诊金标准)。
 
- 普通胃镜:过程中可能有恶心、腹胀感,全程5-10分钟,适合耐受度高的人;

- 无痛胃镜:打静脉麻药,睡10分钟就结束,无不适感,但需空腹6-8小时,检查后24小时不能开车、喝酒(麻药需代谢)。

- 注意:有严重心脏病、哮喘的人需提前告知医生,评估能否做。
 
2. 肠镜:揪出肠道“隐形杀手”
 
和胃镜原理类似,肠镜从肛门进入,观察整个大肠(结肠、直肠),能发现息肉、肠炎、肠癌,尤其是预防肠癌的核心——90%的肠癌由息肉演变而来,肠镜能直接切除小息肉,杜绝癌变可能。
 
- 准备关键:检查前1-2天吃无渣食物(如粥、蒸蛋),检查前6小时喝泻药(拉到大便呈清水样),否则肠道有残渣,会漏看病变;

- 疼痛误区:普通肠镜可能有腹胀、牵拉痛,无痛肠镜同样是“睡一觉完成”,术后可能轻微腹胀,排气后缓解。
 
3. 替代检查:适合“实在不敢做”的人
 
如果因恐惧、身体条件(如严重心肺病)无法做胃肠镜,可先做替代检查“初筛”,但异常后仍需补做胃肠镜确诊:
 
- 碳13/14呼气试验:吹口气查幽门螺杆菌(胃炎、胃溃疡的主要诱因),无创但只能查细菌,查不了黏膜病变;

- 胃肠钡餐:喝硫酸钡后拍X光,看胃肠形态,但分辨率低,小息肉、早癌容易漏诊;

- 粪便潜血试验:查大便里的隐形血(肠癌信号之一),便宜方便,但痔疮、胃溃疡也会导致潜血阳性,不能确诊。
 
最后记牢:胃肠病早期大多没症状,等疼、便血时可能晚了。40岁以上不管有没有不适,都建议做一次胃肠镜;有家族史、长期熬夜吃辣的人,35岁就该提上日程——比起疾病后期的治疗痛苦,一次检查的“小不适”,真的不值一提。
首页 电话 留言 联系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