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郑州西区中医院开诊六周年庆典
医院概况
新闻中心
科室导航
科室
中医特色
教学科研
党建专栏
专家坐诊表

别慌!总爱忘事?那不一定就是阿尔兹海默病

2025-11-09 09:35 19 浏览


“我钥匙放哪儿了?”
“刚才要说什么来着?”
“那个电影明星的名字就在嘴边,怎么就是想不起来!”

这些场景是否似曾相识?在忙碌或压力大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经历这样的“记忆短路”。然而,一旦这种情况变得频繁,许多人内心就会拉响警报:“我是不是得了阿尔兹海默病?”请先深呼吸,别急着下结论。爱忘事,与阿尔兹海默病之间,并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

正常的“良性健忘” vs. 阿尔兹海默病的“病理性遗忘”

我们的记忆就像一个大仓库,信息的存入、保存和提取,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点小差错。关键在于,如何区分这是正常的“老化”或“分心”,还是疾病的早期信号。

1. 良性健忘(通常无需过度担心):

  • 只是部分遗忘: 你会忘记昨天开会的一些细节,但经人提醒就能立刻想起来。你忘记的是“线索”,而非事件本身。

  • 事后能回忆起来: “话到嘴边想不起来”的现象,可能过一会儿或者换个 context 就想起来了。

  • 对生活影响小: 虽然忘了事,但通过备忘录、清单等辅助手段,能很好地管理和维持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 与情绪和压力相关: 在疲劳、焦虑、压力大或睡眠不足时,健忘会变得明显,但当状态恢复,记忆力也会随之改善。

  • 有自知力: 你会为自己总是忘事而感到苦恼,并主动寻求解决方法(比如写笔记、设提醒)。

2. 阿尔兹海默病的病理性遗忘(需要警惕的红色信号):

  • 遗忘的是整个经历: 不仅仅是忘记开会细节,而是会忘记“开过会”这件事本身。经人反复提醒也无法回忆,甚至坚信没有这回事。

  • 近期记忆丧失为首要特征: 对刚刚发生过的事情、说过的话(如刚吃过饭、几分钟前的谈话)毫无印象,但可能对几十年前的往事记忆犹新。

  • 影响日常生活能力: 忘记如何做饭、如何使用熟悉的电器、在熟悉的地方迷路、反复重复同一个问题而记不住答案。

  • 执行功能下降: 无法规划、组织复杂的活动,比如管理家庭财务、执行一个多步骤的工作计划等。

  • 语言问题: 叫不出常见物体的名称,或用错误的词代替,言语空洞,交流困难。

  • 失去自知力: 早期可能有所察觉,但中后期往往缺乏对自己记忆和认知问题的认识,不认为自己有病。

    一个简单的比喻: 良性健忘是 “搜索引擎的索引有点慢” ,信息还在那里,只是需要点时间或提示才能找到。而阿尔兹海默病的遗忘是 “硬盘的存储扇区发生了物理损坏” ,信息本身已经无法被完整写入或保存了。

除了阿尔兹海默病,还有哪些“记忆小偷”?

很多时候,你的记忆力下降,幕后黑手可能并非阿尔兹海默病,而是以下这些可逆或可控制的“小偷”

  • 情绪问题: 焦虑和抑郁是导致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的常见元凶。当你被负面情绪占据时,大脑资源会优先处理情绪,自然就无暇顾及记忆了。

  • 睡眠不足: 睡眠是大脑进行记忆巩固和清理代谢废物的关键时期。长期睡不好,记忆力自然会“罢工”。

  • 压力过大: 长期慢性压力会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这可能对大脑中负责记忆的海马体造成损害。

  • 营养不均: 缺乏B族维生素、维生素D、Omega-3脂肪酸等重要营养素,会影响大脑功能的正常运转。

  • 药物影响: 某些治疗失眠、焦虑、过敏的药物,或多种药物联合使用,都可能影响认知功能。

  • 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水平过低会导致全身机能减缓,包括大脑,表现为反应迟钝、嗜睡和健忘。

  • 其他躯体疾病: 如严重感染、脱水、电解质紊乱等。

我该怎么办?从“恐慌”到“行动”

自我审视与调整:


  • 改善生活方式: 保证充足规律的睡眠、坚持适度运动、学习管理压力(如冥想、正念)、保持均衡饮食。

  • 给大脑做“体操”: 阅读、学习新技能、玩益智游戏、保持社交活跃,都能有效锻炼大脑。

寻求专业评估

1、当你觉得健忘已经持续影响到日常生活时,请及时前往医院的神经内科、记忆门诊、老年精神科或临床心理科。

2、医生会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神经心理量表检查(测试记忆力、注意力等),以及必要的血液检查和脑部影像学检查(如MRI),以明确诊断,排除其他可逆性原因。

总爱忘事,是我们大脑在快节奏、高压力生活下的一种常见“抗议”,它更像是一个提醒我们关注身心健康的 “黄灯” ,而非直接宣判阿尔兹海默病的“红灯”。

科学地认识它,积极地调整生活方式,并在需要时勇敢地寻求专业帮助,才是对自己最负责任的态度。记住,善待你的大脑,它也会用更清晰的状态回报你。

首页 电话 留言 联系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