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郑州西区中医院开诊六周年庆典
医院概况
新闻中心
科室导航
中医特色
教学科研
党建专栏
专家坐诊表

别让“颈肩疼”熬成“瘫痪预警”!这3个信号一出现,赶紧停手

2025-09-18 10:14 7 浏览
你是不是也这样?刷手机时不自觉把脖子往前伸,电脑前坐1小时就肩背发僵,抬手够个东西,颈后像扯着根筋似的疼——别不当回事,这不是“累了”,是你的颈肩在喊“救命”!
 
先搞清楚:你的颈肩疼,到底在“疼”什么?
 
颈肩就像身体的“承重支架”,颈椎撑着头(约5公斤,相当于顶了袋大米),肩膀挂着胳膊,长期低头、久坐、单侧挎包,相当于给“支架”加了额外的“砝码”。
一开始只是肌肉紧张,疼起来酸酸胀胀,揉两下能缓解;但拖到后来,肌肉变僵硬、颈椎变弯,甚至压迫神经,就会手麻、头晕,严重时连睡个觉都得歪着脖子——这时候再调,可比一开始难10倍!
 
3个“危险信号”,出现1个就别硬扛
 
1. 疼到“睡不着”:平躺时颈肩发僵,侧睡压得胳膊麻,换3个姿势还疼,说明肌肉已经紧张到“痉挛”;

2. 抬手“卡壳”:想梳头发、穿外套,抬胳膊到一半就疼,可能是肩周已经黏连;

3. 脖子“转不动”:左右转头时,颈后有“咯噔”声,还得跟着肩膀一起动,颈椎已经在“抗议”。
 
2个“急救动作”,5分钟缓解,比按摩店管用
 
不用花一分钱,坐着就能做,重点是“慢”,别猛甩脖子:
 
- 靠墙收下颌:后背贴墙,后脑勺也贴墙,慢慢把下巴往喉咙收(像“双下巴”发力),保持5秒,重复10次——帮颈椎回到正确的生理曲度;

- 绕肩松肩背:肩膀先往前绕10圈(幅度别太大,找“酸胀感”),再往后绕10圈,绕的时候手自然下垂——解开肩背的“紧绷结”。
 
最后提醒:颈肩疼最忌“拖”,别等疼到影响吃饭睡觉才重视。每天花5分钟做这两个动作,比周末去按摩店“临时抱佛脚”管用;要是疼了1周还没缓解,别硬扛,赶紧去查——毕竟,能抬头挺胸不疼地刷手机、抱孩子,才是真的舒服啊!
相关内容
  • 别再误解疼痛科!除了止痛,它还能解决这些 “难言之隐”
  • 足跟部疼痛,忍忍就好?中医:这些情况要注意!
    国庆小长假到来,我们的工作生活也即将迎来一个空档期、休闲期、娱乐期!这个国庆小长假,我们去哪儿玩?玩什么?怎么玩?一时好多种想法涌上心头!出去游玩少不了走路,足跟部疼痛怎么办?
  • 这10种姿势,伤膝、伤腰、伤骨!医生提醒:尽量少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很多动作或习惯,都会给腰椎和膝盖带来损伤,特别是以下10种姿势,大家可以对照一下,不正确的一定要及时改正!
  • 隔葱灸
    隔葱灸【概 述】    隔葱灸,较早的记载见于明代。从古藉中看,大致可分为两种隔葱灸的方法。一为《玉机微义》所载:治疝病“用葱白泥一握置脐中,上置艾灼”。相当于隔葱泥灸法。一为《普济方》所载:“治产后小便不通……用盐于产妇脐中填满,可于脐平。却用葱白剥去粗皮,十余根作一束,切作一指厚,按盐上,用大艾炷满葱饼子大小,以火灸之,觉热气直入腹内
  • 隔蒜灸
    隔蒜灸【概 述】    隔蒜灸,又称蒜钱灸。本法首载于晋·《肘后备急方》。而隔蒜灸一名,则最见于宋陈自明的《外科精要》。古人主要用于治疗痈疽,宋代医家陈言在所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中有较详细的论述:痈疽初觉“肿痛,先以湿纸复其上,其纸先干处即是结痈头也……大蒜切成片,安其送上,用大艾炷灸其三壮,即换一蒜,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时
首页 电话 留言 联系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