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郑州西区中医院开诊六周年庆典
医院概况
新闻中心
科室导航
中医特色
教学科研
党建专栏
专家坐诊表

隔纸灸

2022-11-01 18:29 3011 浏览
隔纸灸
【概 述】

    艾炷隔纸灸首见于宋·《普济方》,主要用于咳嗽、咯血等,“用白表纸数重折之,于凉水内浸湿了,然后燃艾炷,仍沾些许雄黄末同燃。或艾炷子安在纸上,用火点着,随即放在舌头上正中为妙。下手灸人拿着一个铜匙头于患人口内上脬(腭),膈(隔)住艾烟,呼吸令人如常。”
相关内容
  • 别再误解疼痛科!除了止痛,它还能解决这些 “难言之隐”
  • 足跟部疼痛,忍忍就好?中医:这些情况要注意!
    国庆小长假到来,我们的工作生活也即将迎来一个空档期、休闲期、娱乐期!这个国庆小长假,我们去哪儿玩?玩什么?怎么玩?一时好多种想法涌上心头!出去游玩少不了走路,足跟部疼痛怎么办?
  • 这10种姿势,伤膝、伤腰、伤骨!医生提醒:尽量少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很多动作或习惯,都会给腰椎和膝盖带来损伤,特别是以下10种姿势,大家可以对照一下,不正确的一定要及时改正!
  • 隔葱灸
    隔葱灸【概 述】    隔葱灸,较早的记载见于明代。从古藉中看,大致可分为两种隔葱灸的方法。一为《玉机微义》所载:治疝病“用葱白泥一握置脐中,上置艾灼”。相当于隔葱泥灸法。一为《普济方》所载:“治产后小便不通……用盐于产妇脐中填满,可于脐平。却用葱白剥去粗皮,十余根作一束,切作一指厚,按盐上,用大艾炷满葱饼子大小,以火灸之,觉热气直入腹内
  • 隔蒜灸
    隔蒜灸【概 述】    隔蒜灸,又称蒜钱灸。本法首载于晋·《肘后备急方》。而隔蒜灸一名,则最见于宋陈自明的《外科精要》。古人主要用于治疗痈疽,宋代医家陈言在所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中有较详细的论述:痈疽初觉“肿痛,先以湿纸复其上,其纸先干处即是结痈头也……大蒜切成片,安其送上,用大艾炷灸其三壮,即换一蒜,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时
首页 电话 留言 联系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