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郑州西区中医院开诊六周年庆典
医院概况
新闻中心
科室导航
中医特色
教学科研
党建专栏
专家坐诊表

为什么熬夜之后,这些部位会变得局臭

2025-09-24 14:31 80 浏览
        凌晨2点的手机屏幕还亮着,早上7点挣扎着爬起来时,你是否总被自己身上的味道“劝退”?明明睡前刚洗过澡,熬夜后却总觉得头发油、口臭重,连出汗都带着一股不一样的酸臭味。别以为这只是“没睡好有点脏”,这些部位的臭味,其实是身体代谢紊乱发出的警报。
头发:熬夜让头皮“疯狂产油”,油脂氧化=臭味源头
很多人熬夜后第二天会发现,头发贴在头皮上,还带着一股若有若无的“油臭味”。这并非头发变脏,
而是熬夜打乱了头皮的“油脂生物钟”。
 
人体皮脂腺的分泌受皮质醇调控,正常作息下,皮质醇在清晨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头皮油脂分泌平稳。但熬夜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皮质醇持续升高,会强迫皮脂腺“加班”——原本8小时分泌的油脂,熬夜后可能4小时就堆满头皮。
 
这些过量的油脂无法及时被清洁,会在头皮表面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同时混合头皮上的细菌代谢产物,最终形成一股酸腐的“油臭味”。更麻烦的是,长期熬夜导致的油脂失衡,还会让头屑增多、毛囊堵塞,臭味只会越来越明显。



口腔:唾液“罢工”+细菌狂欢,口臭从凌晨开始发酵

  熬夜后的口臭,往往比平时更顽固——哪怕刷了牙,说话时仍能闻到一股淡淡的异味。这背后的“元凶”,是熬夜导致的唾液分泌减少。
 
白天我们说话、进食时,唾液会不断冲刷口腔,带走食物残渣、抑制细菌繁殖。但进入深度睡眠后,唾液分泌量会自然下降,而熬夜会让这种“分泌抑制”变本加厉:凌晨1-3点是唾液腺休息的关键时段,若此时仍处于清醒状态,唾液分泌量可能不足正常睡眠时的1/3。
 
没有了唾液的“保护”,口腔里的细菌会开始“疯狂繁殖”。它们分解牙齿缝隙中的食物残渣和脱落的上皮细胞时,会产生硫化氢(臭鸡蛋味)、甲硫醇(烂白菜味)等挥发性硫化物,这些物质就是口臭的“源头”。更糟的是,长期熬夜还可能诱发牙龈炎、牙周炎,让口臭变成“顽疾”。



              其实,熬夜后的“臭味”,是身体在提醒你“该休息了”。与其靠频繁洗澡、喷香水掩盖,不如调整作息——毕竟,只有让身体恢复正常的代谢节奏,这些烦人的异味才会真正消失。下次再想熬夜时,不妨闻闻自己的头发和口气,这或许就是最好的“早睡提醒”。

首页 电话 留言 联系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