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郑州西区中医院开诊五周年庆典
医院概况
新闻中心
科室导航
中医特色
教学科研
体检中心
党建专栏
找大夫
专家坐诊表

手把手教您肩周炎功能锻炼操!别让被冻结的肩膀影响您的生活质量...

2022-01-28 08:56 893 浏览
小故事:
王阿姨辛苦奋斗几十年,在退休之季被诊断为“冻结肩”,抱不动小孙子,连梳头都成了一件难事。

                
“冻结肩”是怎么回事?
             
冻结肩,又称肩周炎、凝肩、五十肩,好发于50岁左右的人群,女性比男性多,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引起肩关节疼痛和活动障碍。
         
              
如何治疗“冻结肩”?
             
冻结肩为慢性疾病,大多数患者会逐渐好转进而痊愈。但是病情可能会持续两到三年,这期间可采取局部封闭、对症处理,当然积极的肩关节锻炼有利于功能的恢复。
               
长期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采取手术治疗。
             
“冻结肩”要“动”起来!
              
不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居家功能锻炼及出院后的术后康复训练都至关重要,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肩关节功能锻炼操。
               
准备工作:功能锻炼前应先局部热身,可洗热水澡后再开始;也可以用热毛巾捂热患肩持续10~15分钟。做好准备工作,我们开始锻炼啦!
             
01丨钟摆拉伸法
             
患者站立并轻弯腰,让患肢下垂并画圈,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各十圈,一天一次。若症状好转,则可增加画圈的直径,此外还可通过手持一定重量的物体(如水瓶、哑铃等)画圈来增加拉伸锻炼的强度,物体的重量大约1~2kg。
             
            
02丨毛巾拉伸法
               
两手从背后握住毛巾的两端,先将毛巾保持水平位,然后用健手向上牵拉毛巾,使患肢向对侧运动。每天10~20次。若症状好转,可通过将毛巾搭在健侧肩膀上,双手握住毛巾两端牵拉的方法来加强锻炼强度。
               
03丨爬墙练习法
               
面对墙壁站立,与墙壁保持1/3手臂的距离,让手指接触墙壁,从腰部水平开始尽可能往上爬,使用手部的力量,而不是肩关节的肌肉力量,然后缓慢将患肢放下,必要时可用健肢帮忙。每天10~20次。
             
                 
04丨横跨身体拉伸法
             
取站立或坐立位,用健手握住患侧手肘,将患肢举起,横跨身体,并轻轻加压以牵拉患肩。每次拉伸持续15~20分钟,每天10~20次。
                         
05丨腋窝拉伸法
               
使用健侧手臂将患肢举起放在与胸部平齐的台面上,然后稍屈膝,使腋窝展开,然后缓慢加大屈膝幅度,从而拉伸肩关节。每天10~20次。
                 
正确锻炼才能“肩”负起家庭的责任,早日回归健康生活。


相关内容
  • 足跟部疼痛,忍忍就好?中医:这些情况要注意!
    国庆小长假到来,我们的工作生活也即将迎来一个空档期、休闲期、娱乐期!这个国庆小长假,我们去哪儿玩?玩什么?怎么玩?一时好多种想法涌上心头!出去游玩少不了走路,足跟部疼痛怎么办?
  • 这10种姿势,伤膝、伤腰、伤骨!医生提醒:尽量少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很多动作或习惯,都会给腰椎和膝盖带来损伤,特别是以下10种姿势,大家可以对照一下,不正确的一定要及时改正!
  • 隔葱灸
    隔葱灸【概 述】    隔葱灸,较早的记载见于明代。从古藉中看,大致可分为两种隔葱灸的方法。一为《玉机微义》所载:治疝病“用葱白泥一握置脐中,上置艾灼”。相当于隔葱泥灸法。一为《普济方》所载:“治产后小便不通……用盐于产妇脐中填满,可于脐平。却用葱白剥去粗皮,十余根作一束,切作一指厚,按盐上,用大艾炷满葱饼子大小,以火灸之,觉热气直入腹内
  • 隔蒜灸
    隔蒜灸【概 述】    隔蒜灸,又称蒜钱灸。本法首载于晋·《肘后备急方》。而隔蒜灸一名,则最见于宋陈自明的《外科精要》。古人主要用于治疗痈疽,宋代医家陈言在所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中有较详细的论述:痈疽初觉“肿痛,先以湿纸复其上,其纸先干处即是结痈头也……大蒜切成片,安其送上,用大艾炷灸其三壮,即换一蒜,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时
  • 隔粉灸
    隔粉灸【概 述】    隔粉灸,古籍未见记载,为我国江苏省一老中医家传灸法。本法以在施灸穴区先铺撒一层滑石粉,再行灸疗为特点。在灸疗时往往在滑石粉上再加一层中药末,以起到艾火之熏灼温热,药物之辛散走窜,滑石粉之润肌护肤三者相结合的治疗效果,本法虽无较大样本的对照观察,但长期的临床实践表明对不少病证有较好的疗效。读者可作进一步验证。
首页 电话 留言 联系
分享按钮